新闻动态
俄罗斯准备把压箱底航空技术给中国,包括机翼、垂尾和在研发中的PD
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9:13    点击次数:161

最近这事儿可真挺热闹,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突然在9月19号放了个大招,说愿意把自家压箱底的航空技术拿出来,包括给中国C929宽体客机供应复合材料做的机翼、垂尾,甚至还在研发中的PD-2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准备拿出来合作。

这话一出,全球航空圈都炸了锅。要知道,这可不是小打小闹,PD-26这玩意儿推力能达到26到35吨,是专为250吨级以上大型客机设计的动力心脏,全球能搞这种级别发动机的国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。俄罗斯这回是真急了,不然不会把这么核心的东西往外推。

其实回头看看,这事儿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。今年9月初普京访华,俩国签了快2000亿美元的能源大单,尤其是“西伯利亚力量-2”天然气管道项目,听着就吓人。可签完之后俄方发现,虽然能源合作猛增,但整体贸易额居然开始回落,海关数据一拉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再这么下去,经济上真要被边缘化了。

更惨的是他们自己的民用航空工业,几乎被西方给掐死了。乌克兰危机之后,SSJ和MC-21这些机型直接被断了发动机供应,连备件都难搞,别说出口了,国内航线都快撑不住。PD-14和PD-26这些发动机砸了几十亿美元进去研发,结果市场打不开,技术堆在仓库里快发霉了。

展开剩余69%

更要命的是,中国自己的航发进度比他们想象中快得多。长江-1000A已经在做整机测试了,AEF-1200和AEL-1300这些项目也稳步推进,再等个五六年,中国很可能就真不需要俄制发动机了。所以这次俄国人是真慌了,普京6月亲自跑到联合发动机公司视察,催着赶紧把PD-26推向中国市场,摆明了是最后一搏——再不合作,以后连敲门的机会都没了。

但咱们也得清醒点,之前CR929项目就是个血泪教训。2012年说好一起搞宽体客机,结果吵了十多年,最后俄方因为坚持用自家落后的航电系统,不肯接轨国际标准,导致项目彻底黄了。

说白了,他们总想“留一手”,怕技术被学走,结果反而把自己踢出局。现在虽然态度软了,可谁敢保证这次不是换汤不换药?中国要的不是零件,是要能打入国际市场的飞机,要是装了俄制发动机拿不到欧美适航证,那等于自废武功。

不过话说回来,PD-26确实有它的价值。C919用的是美国LEAP-1C,万一哪天美国又卡脖子,整个项目就得停摆。前几个月美国商务部就搞过一出暂停许可的戏码,虽然最后恢复了,但这种反复谁能受得了?

所以有个替代方案,哪怕只是备胎,也比没得选强。中国现在的策略很明确:可以合作,但必须我主导;可以买技术,但绝不能依赖。这就像吃饭,别人递来碗饭,咱可以尝一口,但锅必须端在自己手里。

更微妙的是时间点。中美刚通完电话,关系有点缓和的意思,普京立马抛出这个“厚礼”,摆明了是在博弈场上加码。美国最怕的就是中国彻底摆脱对西方发动机的依赖,一旦中俄真在航空动力上形成互补,那美国手里的“技术牌”就没那么灵了。可问题是,中国也不是傻子,不会为了帮谁而去牺牲自己的长远利益。

所以最终怎么走,大概率还是“两条腿走路”:一边继续自研长江系列,一边有限度地引入PD-26作为过渡和备份。技术可以交流,但主导权必须在中国手里。毕竟,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被卡脖子的痛。

发布于:四川省